2021年12月9日至10日,由郑州大学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的第四期研究生“我知我行”讲坛在郑州大学四个校区分别举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关绍康出席,讲坛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旭东主持。
我中心国家奖学金获得者、2020级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刘守临同学应邀在主校区讲坛上,作了题为《研究生如何快速适应科研身份转变》的发言。刘守临围绕自身经历,梳理出快速进入科研状态所要优先直面的团队、环境和角色“三大转变”,并分享了适应转变的经验,得到了参加讲坛的研究生新生们的一致好评。
发言全文如下: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我是旅游管理学院2020级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刘守临 。
经过了前面三位师兄师姐们的分享,相信大家已经对高效学习、团队合作等有了很深的理解。那我今天就结合一下我和身边同学们的经历,谈一谈在刚刚步入硕士研究生阶段时,怎样在“过度期”少走弯路,快速适应科研身份的转变。
实际上,对于大多数研究生而言,两三年的科研时间还是非常短暂的。那么,让我们先思考几个问题:
作为一名刚刚进入研究生阶段的“新生”。
l Question 1:我们当时为什么想要读研究生?
换句话说,我们的目标是什么?理想是什么?想要通过攻读研究生得到些什么?
l Question 2:在确认被录取的时候,我们是怎么想的?
是激动欣喜,是完成阶段目标后的成就感,亦或是有些许遗憾?
l Question 3:我们目前的定位如何?
经过这几个月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我们目前在什么位置上发光?
l 总结起来就是,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对现在的自己满意吗?
为什么要问这样的问题呢,因为“研究生一年级”是一个非常重要,非常值得我们关注的“过渡期”:考试、面试结束后放松了很长一段时间,突然进入科研状态时所面对的紧张容易让人难以适应。
以我自己为例,因为我是本校保研,所以相对一些同学而言,可能更早地一年就开始经历起了我的“过渡期”。我读研的目标就是为了提升自己,为了更宽广的舞台和更有意义的选择;我至今都记得那个下午,在确认被导师录取,第一次将要和导师面对面沟通的时候,我站在行政楼6楼导师办公室门口,手拿着笔记本和中性笔,七分紧张、两分欣喜、一分茫然,再加上九十分的社恐,绕着行政楼6楼走了两圈,才敢过去敲开导师办公室的门。然后,被导师领入郑州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也就是我们科研室之后,就开始了一段时间的定位迷茫和不适应,每天都是类似的哲学三问:
这文献讲的是啥?这个方法实现工具要不要代码?这技术路线图是咋画的?
基于此,我整理了我和身边的同学度过“适应期”的过程,借鉴了导师和中心老师们的经验,梳理出了快速进入科研状态所要优先直面的“三大转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少走些弯路。
转变一:团队转变(个人/小组——科研团队)
与本科阶段更多偏向于个人探索、小组作业,或者在老师科研项目中担任辅助的定位不同,研究生适应期中最先要适应的一个转变就是“团队转变”。完成了“团队转变”至少保证了“不会退步”。
一方面,对于一条没有方向的船来说,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一个人可能走的比较快,但一群人走的更远。
各位导师针对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虽然各有特色,但是有一点是相似的,就是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处在“科研团队”中的,相比原先,“师门”、“团队”概念的重要性更加突现。
通常情况下,我们所处的科研团队会为了某个特定的研究目标而长期、共同努力,这也是导师、师门所钻研的主要领域方向。在新兴团队中,导师和开山大弟子扁平化合作、讨论更加顺畅;在大型团队中,思维碰撞更加容易迸发。但很重要的一点是无论怎样都要去沟通,不能闭门造车。
之前看过浙江大学罗夕夕博士的分享,罗博士在刚刚进入研究生阶段后,自述是因为“自卑”不敢跟导师和师兄师姐们交流,在不知道团队研究项目的情况下,花费了好几个月、投入大量精力到“孤独症”研究领域中,但在论文成型交流和投稿时发现,相较于当前研究前沿而言,他的研究意义并不突出,只能再重新花费时间回归团队具有大量研究基础、充足实践经验的阿尔茨海默症领域中,然后强化与团队的沟通不断修正研究方向,使得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完全脱离团队,就容易出现“灯棒下造灯泡”的情况,这就拖长了我们进入科研状态的周期。
另一方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身处科研团队的另一个好处在于,无论是被动吸收还是主动请教,都能够学习到大量思想、技巧、工具、处世经验等等。
还是以我举出“被动吸收”的例子吧,这是我最开始制作的图表,观点表达了但又好像没说什么,配色让别人想说但又一言难尽。然后,老师们想了想,在经过长期奋战后,目前最起码是有所提升。
在“主动请教”方面,根据经验来看,相较于“老师,我想做科学知识图谱论文,该怎么做?”这类问题而言,“老师,我在全域旅游研究领域的关键词突现探测时,以3年为门槛探测出的结果是error,该怎么解决?”此类问题更具有探讨效率。即,在我们具有相关基础和目的时,提出可行性的具体问题,更容易得到真正可操作的建议,也更容易真正领会。
而针对基础问题、入门知识,很多团队都有组会制度,比如我们团队至少每周四都会探讨研究方法、实操研究工具、分享领域前沿知识等等,在组会上可以学习基本知识,就相关问题团队讨论。
然后,直面团队转变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融入团队。
融入一个科研团队不代表着只需要考虑“这个团队能给我带来什么?”,“我能得到什么机会?”。相反,优秀的团队总是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
从“公平”看:不管是做什么工作,团队精神都是放在首位的。我们在请教他人的同时,也要积极帮助其他成员,讨论不要恋惜自己的知识,不能过分计较个人得失,丧失了团队意识。
从“拒绝内耗、和谐共赢”看:在研究生环境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相比起将我们的精力用于论证“我”与同伴们孰优孰劣,可能选择放下无谓的比较之心,同时拥抱自己的骄傲和接纳自己的局限性更有助于成为更好的自己。
举个例子,参加数学建模大赛的时候,在有限的时间里,相比起一人强行通宵,非要证明自己比起队友而言,在编程、逻辑、论文撰写三项具备所谓的全“精通”,3B面板。倒不如每人发挥自己的长处,组合形成团队真正的“3A全精通”。
转变二:环境转变(生活环境——科研环境)
进入研究生后需要接受的另外一个重要的转变是“环境”。接纳好“环境转变”能够让我们更加“独立自主”。
我们由一个更加偏向个人发展,有家人、导员辅助的大学生个体,转变为导师团队中的一份子,更多情况下需要独自处理好环境中的各种关系。其中最主要的四种关系包括:
(1)个人科研和团队科研的关系。
很重要的思考是:我们的研究方向跟团队当前的主攻方向是否一致。例如:我们在毕业论文开题过程中都要填写一个“选题来源”,是导师在研项目,或者是自选课题。如果基于导师在研项目的话具有更多的研究基础、论证基础;自选课题的话更有机会展示自身独特想法。选择不同,过程不同,结果自然有所差异。
(2)课堂学习、学科竞赛与科研的关系。
“聚焦”应当是研究生良好的状态,课程和竞赛更应处于“科研”的辅助和支撑地位。
还以我自己为例,我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所处科研团队是“能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那么我无论是课堂学习还是选择参加的学科竞赛都应当围绕我的研究方向:
相比起“全国高校钢琴大赛”而言,“全国大学生能源经济学术创意大赛”更与我的研究方向一致,不占用精力还能强化交流;同时由于我在科研过程中用到了大量的建模,因此我可以顺势参与“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拿出一定的时间提升相关技能,磨刀不误砍柴工。
反之,如果说我大论文是新能源产业发展风险预警,课堂论文专注于广告艺术设计,又花了几个月备战机器人大赛,那我的研究生转变适应期,可能会变得更长。毕竟,人类是有极限的。
(3)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这也是一个变化十分明显的关系。本科阶段我们所在的集体可能更多地是由于兴趣、爱好,或者是宿舍分配而自发形成的。成为研究生后,所在集体更多的是由于项目、工作、学习而聚集的。对于多数工作经验不足的同学而言,需要处理的人际关系通常会变得更加复杂。
(4)学术与生活的关系。
一个建议是,想要快速适应研究生科研身份转变的话,科研是主要的,但是也一定要有自己的生活,幸福感不能仅仅从科研这一条途径中获得。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是科研的本钱。
转变三:角色转变(大学生——科研工作者)
不管是“团队转变”还是“环境转变”,这些都是辅助我们在“过渡期”少走错路的指引,最终促使我们快速适应研究生身份的还是我们在心态上完成从“大学生”到“科研工作者”的角色转变。
我们可以通过避免下面三个“大坑”的方式,使得我们的角色转变少走弯路:
(1)始终被动。
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不能丢,我们要随时考虑着自己的课题应该如何改善、优化和提升,以科学理论解决现实问题,而不是等着导师来催我们做什么我们才去做什么。
(2)害怕学习。
“顶天立地”是获取研究点的基础,“天”是文献,基于学术论文、科研项目,“地”是国情,基于国家政策、专家观点。获取研究点需要广泛的学习,完成研究点同样需要深入的学习。
举例来看:阅读文献是做科研最基础的工作,思路和灵感都是从文献中来,查阅文献是为了不重复别人的工作,为了激发自己新的想法,也是为了使我们的论文不会被放在桌子上说一句“So what?”。一些同学之前问我怎么读得下去英文文献,其实现在很多好用、免费、简洁且灵活的工具都能够帮助我们加快学习进度,比如说“知云阅读器”、“X-translator”、“ReadPaper阅读平台”等等。
同样的,还有很多同学担心编程、方法学习难度的问题,其实都可以去“Bilibili”平台上搜索常用科研工具的入门教程,在相关论坛,比如CSDN(代码)、经管之家,以及学术交流群等等平台上探讨。
(3)过早放弃。
科研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与本科阶段、以往的考试不同,失败才是多数。
在我来到导师团队的两年时间里,诸如社科重大、国家发改委调研、省工信厅节能诊断等等,大多数导师/团队申请的、在研的项目我都有所参与学习,在年会、学会、国家赛事组织中持续锻炼,虽然很多错误还一直重复在我的身上,不过就像我的导师说的那样,“干中学,干中证明自己,干中赢得机会”。
趁着刚刚进入研究生阶段,我们都具有“新手光环”,导师、团队们都很宽容的时候,我们坚持不放弃,总能有所提升,快速度过“新手期”。等到来年师弟师妹们咨询的时候,就可以淡然的来上一句:“唯手熟尔”。
我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能够对各位有所启发。谢谢大家!